一、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考试和就业情况 新闻学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代表性学科之一,也是传媒大学最早建立硕士点的专业之一。目前传媒大学新闻学共招收五个专业(二十个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五个专业即新闻学、国际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舆论学和编辑出版学。凡是报考新闻类五个专业各方向的考生,初试的两门专业试题均相同,一门是“新闻学基础”,另一门是“综合考试”。新闻学基础试题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即新闻理论、新闻史和新闻业务试题,其中以新闻理论和新闻史为主。“综合考试”包括中国历史、世界近现代史、汉语言文学和政论写作几方面的知识能力考核。在复试中,不同专业、不同方向之间的考题会有区别。
考研复习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复习计划,包括比较具体明晰的日程安排。把复习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应的复习任务,并努力有效执行。这样才能避免复习的盲目性,做到心中有数,到考试时能确保自己处于一个良好的复习状态。
“新闻学基础”考试以指定参考书目为基本考试范围,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对新闻学领域的一些相关知识和前沿话题也会有所涉及。因此除了指定参考书外,还应适当拓展复习范围,阅读一些相关书籍,尤其是一些新闻类的学术期刊,从这些期刊中了解目前新闻学界的前沿话题。多关注广播、电视、报纸即网络媒体中的重要新闻节目、新闻报道,对它们的选题、内容、形式、风格、社会影响、主要优点与不足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多练笔,就各种新闻事件、社会话题、文化现象等写一些分析、评论类短文章,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总之要从多个方面培养自己的“考研思维习惯”和“考研话语风格”。
“综合考试”更能考验考生的文史知识积累。复习时应重视知识的梳理和归纳,将零散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规律整理归纳成一条线索、一个系统。(比如古代土地赋税制度,就可以朝代顺序整理出一条发展脉络,总结出其中的内在规律)。
新闻类学科的就业面比较广,各类媒体、文化传媒类公司、机关事业单位、高校教育均为就业方向。一般从事记者、编辑、文案、策划、文秘类工作。
二、网友热门问题解答
中传新闻学录取情况及英语水平要求
新闻类的录取比例大约为百分之七十,有个别专业(如外国广播电视)达到百分之五十,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2007年具体人数我不是特别清楚,去年新闻类的参加复试考生的录取比例约为百分之七十。有些专业,像广播电视新闻学,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样子,因此竞争还是很激烈的。至于英语,每年的情况都不同,我不好妄下定论,但当然还是越高越好咯,有一点要注意,英语专业的考生不要轻敌,每年都有英语专业考生分数不过线的情况。
广播电视新闻学与新闻学就业时的区别
区别不大。两个专业在基础理论课方面都几乎一致,选修课可能会有一些不同,两个专业都很注意实践业务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在传媒大学是比较突出的。所以在就业方向上,区别不大,广播电视新闻学主要去向是广播电视媒体,另外近年来新媒体快速发展,不少网络媒体如新浪、腾讯、tom等也需要视频节目的策划编导人员。新闻学的就业面则更广一些,除了媒体以外,不少企事业单位和公关公司等也需要新闻学人才。
新闻类综合考试复习指导
复习要根据你以前的文史知识功底而定。以历史部分为例,如果功底一般的话,我建议你分三个阶段复习,第一阶段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找一本简明扼要的中国通史通读一遍,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第二阶段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按照传媒大学的复习提纲逐个知识点熟悉、记牢。第三个阶段将这些知识点梳理成几条脉络,如政治制度脉络、赋税制度脉络,并参阅近年来的试题,进一步巩固。重点是中国古代史、汉语言文学(尤其是古文阅读)和政论写作。另外,还要多关注时事,尤其是各类媒体对重大时事的报道,分析评论报道的优势和不足,得出自己的结论。
政论文参考杂志报刊
多看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这些报刊和《新闻周刊》、《三联周刊》、《瞭望》、《南风窗》这些新闻时政类刊物中的政论文章。自己多练笔,经常就重大时事写一些千字文。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理论方向导师
要联系导师也最好在初试上线之后,自己的成绩可以作为一个敲门砖。新闻理论方向的导师主要有雷跃捷老师、陈作平老师、金梦玉老师、丰纯高老师。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学硕士生导师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学硕士生导师主要有高晓红老师、任金洲老师、任远老师、孙振虎老师、徐舫舟老师、何苏六老师等。
专科生报考广播电视新闻学和新闻学
专科生报考广播电视新闻学和新闻学不会受到歧视。一样的考题,一样的阅卷,一样的分数线,一样的面试方式,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我周围的同学就有几个专科上来的,其中还有公费生。
新闻理论方面答题注意事项
基本的概念(如新闻价值、新闻舆论之类)还是要力求准确,可以融入自己的观点,但不要偏离基本的概念和主流的观点。比较好的方式是要将理论结合实际,在阐述一个理论问题时善于用生活中碰到的例子来分析,这样比较符合传媒大学的思维方式。对一个问题善于从正反两面或多个角度探讨。
《文史要览》、《广播电视辞典》、《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的复习
《文史要览》里的知识点比较散,要善于归纳总结,比如中国历史上的土地赋税制度,在《文史要览》里是分散在各个部分,要善于把它们拎出来,归纳成一条发展脉络,并总结其中的规律。这样可以在你心中形成几条线索,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把厚书变薄。
《广播电视辞典》应该作为一本工具书来用,不必把词条一一记住,在阅读一些相关读物、期刊时遇到出现比较多的概念、术语,就在辞典中及时查阅,加深印象。
《邓小平》那本书在考试中一般不会直接出现考点,考生可以大致浏览,记一些邓小平关于新闻宣传的经典语句。不必细看。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新闻业务专业考研
广电新下设的专业中,电视新闻业务专业确实很热,但由于招生人数较多,也不是绝对的最热。去年复试淘汰率最高的是外国广播电视。除此之外,新闻业务、国际新闻、网络新闻及新媒体这几个专业也都比较热。
三、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复习指导
客观地说,传媒大学的考试由于范围较大、知识面广、题目灵活,因此想考高分的考生应该具有多年的新闻传播、文史知识积累,和比较强的思考、分析、归纳能力。厚积而薄发,深思而敏言。由于不少考生是跨学科、跨专业报考,因此要做到这一点比较难。在这里我给大家下面七条建议:
1、考研复习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个复习计划,包括比较具体明晰的日程安排。把复习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应的复习任务,并努力有效执行。我当年分为了四个阶段:七月到十月是基础知识积累,以参考书为主;十月到十一月中旬是相关领域拓展,以学术期刊和相关书籍为主;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中旬再回到参考书,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并运用这些知识分析一些学术前沿话题;十二月中旬到一月初是冲刺阶段,回顾浏览基础知识,研读历年试题。这样才能避免复习的盲目性,做到心中有数,到考试时能确保自己处于一个良好的复习状态。
2、在阅读参考书时要善于总结归纳,把厚书变薄。比如中国新闻史,知识点多,记忆难度大。我复习的时候就把把一阶段的主要报纸归纳成了一个表格,包括报刊名称,创办人,创办时间、地点,主要内容,相关评价和历史意义几栏。这样一来,就把一本厚书变成了几张表,一目了然,便于随时携带,随时巩固。
3、应适当拓展复习范围,阅读一些相关书籍,尤其是一些新闻类的学术期刊,如《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从这些期刊中了解目前新闻学界的前沿话题,一方面对现有观点有所了解,另一方面自己结合实际思考,得出新观点。在答题时善于把这些话题和相关观点融进去,让阅卷老师感觉自己知识面广、眼界宽。
4、关注广播、电视、报纸即网络媒体中的重要新闻节目、新闻报道,对它们的选题、内容、形式、风格、社会影响、主要优点与不足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多练笔,就各种新闻事件、社会话题、文化现象等写一些分析、评论类短文章,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总之要从多个方面培养自己的“考研思维习惯”和“考研话语风格”。
5、答题技巧:名词解释点到为止(百字为宜),简答适当叙述,论述尽量深入拓展(应在四百字以上)。但不管多长的答案,都不能是一团乱麻,而要善于归纳出1、2、3……让阅卷老师感觉自己思路清晰,文笔流畅。因此回答大题之前一定要用几分钟充分思考,在脑海里构建起一个框架,然后再下笔。
6:答题要体现出“传媒大学风格”。不要过多使用理论性、学术性太强的语言,语言风格应平易朴实,贴近生活,条理性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例子来阐述理论问题。善于从正反两面或多个角度论述观点,强化说服力。比如“党性原则与新闻改革的关系”这个论题,就可以从新闻自由、记者素质、媒体制度、舆论监督这几个角度来分析。
7、大家都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状态和良好的心态,不要把考研看得太严重,它只是一次考试,生活中的一段插曲。如果有失眠,可以适当采取措施,好的睡眠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