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知识 学校部分

1.学校如何以新一轮审核评估为抓手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以立德树人为思想统领,强调高校要把立德 树人融入评估全过程、全方位。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立德树人落 实机制,一是强化认识,明确立德树人中心地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五育并举培养 时代新人;二是强化基础,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 根本标准,将立德树人完整、全面地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全过 程,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布局、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模 式、管理服务体制、资源保障条件等都要围绕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的要求来谋划和建设;三是强化制度,建立立德树人负面清单, 健全学校党委、行政定期研究立德树人工作制度,构建全员、全程、 全方位三全育人机制,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统筹推进, 从体制机制层面建立健全立德树人实举措,形成培养目标一致、职 责分工合理、育人合力显著的立德树人工作格局。

2.学校如何申请参加新一轮审核评估?

答:参加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学校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包括 选择评估类型和评估时间,提交《审核评估申请报告》。申请评估时, 学校依据大学章程和发展规划,综合考虑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自主选择两类四种评估方案其 中一种。 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地方高校向所在地省级教 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其中申请参加第一类审核评估的地方高校由所 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向教育部推荐。学校提交评估申请时,需要在 申请报告中说明上轮评估整改情况,包括整改任务、整改目标、体制 机制、工作举措、整改成效等。上轮评估整改的完成情况是新一轮审 核评估申请受理的门槛条件之一。 拥有异地校区的学校,如异地校区与主校区为同一法人且毕业证 书和学位证书的制式、标题、落款、公章等与主校区相同的,异地校 区原则上应按主校区同一套评估方案评估,并在《审核评估申请报告》 中予以说明。除此之外,须单独申请参加新一轮审核评估。

3.学校为什么要选择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评估类型?

答:在制度设计方面,新一轮审核评估与十四五规划同步,要 求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并充分论证后,提出评估申请,选择评估类型和 评估时间。学校选择评估类型不是简单技术层面的准备,而是战略层 面的考量,是党政领导班子要决策的大事,是关系到学校办学定位和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的重大选择,需要理性思考、慎重决策。申请 类型应由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学校一旦选择了某种类型,就要根据此类型要求、指标撰写《自 评报告》,总结教育教学取得的成绩,提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专家也 会根据此类型要求、指标把脉问诊,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更加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方向,总结现状并找到未来发展目标 及下一步整改的努力方向,以此推动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如学校选择了与章程规定、目标定位不匹配的评估类型,造成评 估指标无法适配该高校,导致专家很难对症下药并提出有针对性 的意见建议,专家组评估时列出的问题清单会很长,与此相对应学 校的整改难度就更大,总体看对高校发展不利,也偏离了新一轮审核 评估分类改革设计的初衷和用意。

4.评估分类是给学校分等吗?

答:不是。新一轮审核评估针对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多样化需求, 采取柔性分类方法,提出两类四种评估方案,满足不同类型高校对 质量保障的需求。这种评估分类并非给高校分层、分等,更不是给高 校贴标签。参评学校可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保 障体系建设等情况自主选择最适合的评估类别。两类四种评估方案 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以 5 年为周期,为学校的变化发
展留下了调整上升空间。高校可以在这个周期内选择一种类型来接受
评估,到了下一个周期,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另一种类型。
学校人才培养可以以一种类型为主,不排除部分专业按另一种类型培
养。即: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高校不排除有些专业培养应
用型人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高校也不排除有些专业培
养学术型人才。

5.学校如何选择评估指标?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两部分。针对第一类参评学校,重点考察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能力和综 合改革举措成效。定性指标强调 3 个注重:注重本科教育的时代要求, 引导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本科教育; 注重特色发展,引导学校全面开展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注重质量保障的文化机制,引导学校提升内部质量保障能力、 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定量指标综合考量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指标以 及教育部相关评价指标,审核重点中设置了 35 个反映学校本科教育 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关键数据进行定量审核。包括 22 个必选项和13 个可选项。同时,在可选指标设置上给足弹性空间,学校可结合 本校办学实际和优势特色,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提供的 教学基本状态常态监测数据中自主选择,进行等量或超量替换;国家 数据平台提供不同类型高校常模数据(即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关键数据 平均值),学校可根据办学定位和实际需求,自主选择多个类型高校 常模数据作对比分析,同类型常模比较长短,从而进一步找准所处坐 标和发展方向。 针对第二类评估高校,通过模块化设计定性指标,首次设置统一 必选项、类型必选项、特色可选项、首评限选项,由高校根据要求和 办学实际自主选择。统一必选项体现国家对高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刚 性要求,类型必选项体现对学校精准定位和差异化发展的引导,特 色可选项体现对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引导,首评限选项体现对 首次参加审核评估高校基本条件的刚性约束;定量指标集中体现了新 时代国家对这类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定量指标包括 46 个,分为必选项和可选项。必选项是指该定量指标必须选择;可选项是指该定量指标可结合办学实际和优势特色自主选择。必选项对标 国家规范要求,包括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基本办学 条件、学生发展与支持服务方面的要求等。可选项引导高校办出特 色和水平,包括学校卓越教学及学生培养所取得的成效等。学校可根 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至少 8 项。

6.学校如何选择常模?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定量指标可作同类常模和他类常模比较,同 类常模比较是指参评学校选取同类型高校数据平均值作比较,他类常 模比较是指参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需求,自主选取、量身定制 不同类型(可以为多个类型)高校数据平均值作比较。 《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提供必选、可选和自定义 3 类常 模,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常模、双一流建设高校常模、拥有一级学科 博士点高校常模、全国常模、31 个省(区、市)常模、12 类高校常 模(理工类、综合类、语言类、医药类、财经类、体育类、艺术类、 师范类、民族类、农业类、军事类和政法类)、自定义常模 7 种。第 一类评估的必选常模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常模,其余为可选;第二类 第一种评估的必选常模是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高校常模,其余为可选; 第二类第二种的必选项为本省(区、市)常模,其余为可选项;第二 类第三种的必选项为全国同类高校常模,其余为可选项。除必选常模 外,学校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至少一种或多种类型常模。自定义常模 是学校根据自身需求量身定制的个性常模,最多可以定制 3 组常模,每组不少于 5 所高校。常模选择的重点在于通过指标数据比较,帮助 学校了解自身与同类学校、标杆学校的差距,找准位置,持续改进。

7.学校已通过教育部认证的专业如何免于评估考察?

答:教育部认证是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评估归口管理办法(试 行)》纳入高等学校评估项目清单管理,由教育部评估中心具体组 织实施并纳入教育部评估归口管理的认证项目,在有效期内是指在 学校审核评估正式启动的时间(即线上评估开始时),该专业认证结 果处于有效期内。学校可在普通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系统(以下简称评 估系统)查询通过教育部认证并在有效期内的专业名单免于评估考察不等于免于评估,上述有效期内的专业仍在评估 范围之内,由学校自行决定该专业是否需申请免于评估考察。 学校若有意愿申请免于评估考察,需在确定审核评估正式启动具 体时间后,在评估系统提交免于评估考察申请。根据《关于做好十 四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 教育部评估中心将在评估系统中预置有关专业认证材料作为本专业 的审核评估材料,由学校最终确认,切实减轻高校负担。

8.学校如何做好评建改工作?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的评建改不同于上轮审核评估的评建,它是 一个完整的体系,是审核评估的重要环节。其中自评自建是审核评估 的基础,学校可以通过自评自建促进学校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本 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能力。通过评估整改形成质量闭环管理,可促进高校自觉巩固和充分利用评建成果,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 要将评建改作为一项全链条的工作来考虑,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评建改工作统领。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 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立德树人完整、全面地体 现在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和负面 清单,形成培养目标一致、职责分工合理、育人合力显著的立德树 人工作格局;要认真做好《自评报告》中立德树人情况必答题,总 结学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举措及取得的成效,查找分析存 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评建改工作全链条。 二是要正确理解审核评估。学校要深刻理解新一轮审核评估从名 称上就发生了变化,从本科教学评估变成了本科教育教学评估, 评估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从聚焦教学工作,转向了聚焦教学 基础上的育人工作,更多地是从育人的高度来看教学,是对学校本科 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考核和整体评价,不仅包括本科教学,而且涵盖 党的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发展、资源保障等学校办学各方面, 是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考核和整体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讲, 新一轮审核评估不仅仅是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学或评估部门统筹执 行层面的事,而应该是党政领导班子要决策的大事,关系到学校十 四五期间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的重大选择。 三是要构建高校的质量文化。学校要全面对接学生中心、产出导 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先进理念,从概念层面、机制层面、实施层面落到师生、院系、专业和课程,使这一先进理念成为整个评估工作的 理念共识和行动自觉。学生中心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激发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刻苦学习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推 动人才培养模式从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转变。产出导向强 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注重评价学校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 社会适应度以及学生和社会满意度,避免单纯根据显性指标评价办学 水平。持续改进强调对人才培养全链条形成质量闭环管理,促进高 校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保障机制和大学质 量文化,及时发现问题、持续改进提升质量。 四是坚持实事求是。学校要用好自主选择权,依据自身办学定位 和人才培养目标选择适宜的评估类型和指标体系,形成个性化评估方 案,用自己尺子量自己;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评建改工作 要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做到不回避问题、不隐瞒事实、不弄虚作假、 不夸大成绩;树立正确的评估价值取向,从发展的角度出发看待评估, 以审核评估为契机,落实质量主体责任,与专家组、评估机构构建质 量共同体,对本校人才培养状况、培养质量全面深入地自我审视和 不断地自我改进,促进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 五是要处理好四种关系。学校要处理好审核评估与可持续发展的 关系,不搞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高校质量文化;处理好自 评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关系,使高校的评建工作融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保障体系与质量文化建设工作之中;处理好自评工作与整改 工作的关系,保证评建改工作长链条开展、常态化推进。

9.学校《自评报告》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答:《自评报告》是审核评估的重要材料之一。《自评报告》撰 写的质量不仅反映参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客观状态,也反映参评学 校对审核评估的态度与重视程度,还可以看出学校能否客观清醒地认 识自己,是否具有驾驭和反思自身发展的自省能力和水平。《自评报 告》的撰写是建立在学校全面自评自建工作的基础上,紧紧聚焦审核 评估指标,对学校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改革建设和培养成效进 行全面梳理,由此形成反映自评结果的写实性报告。《自评报告》的 形成过程,是经过学校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修改完善,也是凝 聚全校师生共识的过程。《自评报告》要重点阐述学校是怎么说 的”“怎么做的”“做得怎么样”“做得不好的如何改进”“改进效果如何等等。学校撰写《自评报告》时,不得修改一级、二级标题,指标不 能少,重点不能丢,同时还要避免与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无关的内容。 《自评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简介”“学校自评工作开展情况”“学 校自评结果三部分。学校自评结果表述按照二级指标展开,需涵 盖但不限于二级指标下设的审核重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对应 到一级指标来写,问题具体表现描述对应到二级指标和审核重点。《自 评报告》中的数据应与《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中的数据一致, 如果由于数据采集的时间节点不同而导致数据不一致,学校须在《自 评报告》后面附简要说明。

10.学校如何准备新一轮审核评估相关材料?

答:学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新一轮审核评估,坚持以事 实和数据为依据,准备以下评估相关材料: 一是基本材料。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近三年学校 教学质量报告、申请报告等应该作为评估的基本材料上传至评估系统, 不能等到专家需要时再临时提交。 二是教学档案。教学档案是高校在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活动中形 成的基础材料,是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证据,包括课程大纲、 试卷、毕业论文(设计)、实习实践等过程性与终结性材料。教学档 案按高校日常管理规定存放,无需做特殊的整理,应保证档案的原始 性和真实性,在审核评估期间按要求上传,切忌突击整理和弄虚作假。 三是《自评报告》及支撑材料。《自评报告》等评估材料中的所 有结论,应有充足的数据和事实支撑,不能只有结论,没有事实陈述 和证明支撑。支撑材料是指用于支撑或证明《自评报告》等所述内容 的相关材料,主要包括教学资料、学生学习档案、各类记录性材料、 合作协议或其他佐证材料等。支撑材料以高校教学档案为基础,与教 学档案有交叉的部分无需单独整理,按要求上传至评估系统,或提供 材料索引以方便专家查找、审阅。 四是引导性材料。主要包括高校职能部门、教学机构、实习实训 基地和就业单位等材料,教学活动安排和人员名单,如校历、课程表、 教师名单、学生名单等。

11.学校在线上评估与入校评估环节需要做哪些工作?

答:线上评估时间一般为 2—4 周,基本流程包括:线上评估开始 前:参评学校与项目管理员对接,明确学校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包 括系统测试等)。依据评估方案要求,在评估系统中提交基础材料、 自评材料及其他材料等。线上评估开始后:专家主要进行材料研读, 线上调阅材料、在线访谈座谈、听课看课等。参评学校根据专家评估 工作需要提供相关材料,落实访谈座谈安排,听课看课安排,组织相 关人员按时参加访谈座谈。 线上评估是否听课、调阅学生试卷和论文,由专家组视学校已有 常态信息化条件和工作需要与学校协商确定,不搞一刀切,也不提 出强制性要求。如参评学校具备或部分具备线上听课、调阅的条件, 则为专家组提供有条件的课程、试卷、毕业论文(设计)等的清单, 以便专家组进行线上听课、调阅活动。 入校评估时间为 2—4 天,基本流程包括:入校评估前:专家组组 长与参评学校协商入校考察时间、天数、环节和重点考察内容等,参 评学校提出是否召开评估说明会(评估第一天)。准备好自评材料、 专家案头材料等,协助安排专家组成员交通与住宿、做好经费预算等。 入校评估期间:参评学校根据专家评估考察任务,做好听课、访谈、 调阅等安排,与专家组商定是否召开专家意见交流会(最后一天)。 入校评估结束后:专家组成员离校,参评学校协助做好经费决算、入 校评估材料整理等工作。

12.学校如何用好“3+3”报告等常态数据资源?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注重常态数据资源的挖掘和使用,依托教育 部评估中心国家数据平台和学生发展中心就业数据中心,形成 《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在校生学习体验调查报告》《教师 教学体验调查报告》《本科生就业数据分析报告》《本科毕业生跟踪 调查报告》《用人单位跟踪调查报告》(即“3+3”报告)。此外,学 校编制公布的近三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也 是评估的必备材料。“3+3”报告分别从教学监测数据和就业监测数据、学生和教师体验 调查问卷、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问卷对学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提 供评价参考,为学校自我评价、判断和改革提供多元视角,是审核评 估的重要依据,也可以成为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 要高度重视常态数据资源的累积和利用,通过评估,建立起“3+3”报 告等常态化资源的累积、分析和使用机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工 作中的问题和差距,深挖学校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人才培养过 程中的短板和弱项,找准整改方向,精准发力,持续改进,不断累积,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纵深发展。

13.学校须重点关注的红线”“底线要求有哪些?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对标国家基本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规定,在 指标体系中设置红线底线要求,体现国家对所有参评学校的刚 性约束。在定性指标中,通过增设对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 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 题的处理情况等方面的立德树人负面清单,关注高校办学红线。在定量指标中,通过设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基 本办学条件、学生发展与支持服务方面的要求等统一必选项,列出 了办学底线标准,其中第一类评估 16 个,第二类评估 17 个。 对于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等问题突出的高校,教育部和 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采取约谈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限制新增 本科专业备案等问责措施。

14.学校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是如何征集的?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首次设立征集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举措。 专家组通过线上与入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察、评估、论证,从理论 先进性、实践有效性、示范推广性等多个维度对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 的特色做法和鲜活案例进行评判,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做出是否推 荐该校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的建议,如推荐,需说明推荐理由。 经评估专家委员会审议后,确定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征集对象, 由教育部向有关学校进行案例征集。 征集的案例既可以是示范性、引领性的综合教育教学改革案例, 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特色非常鲜明的教育教学案例。具体可体现在人才 培养模式、教育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上的重大改革。案例需介 绍学校实施上述举措所取得的改革与建设成效,包括教育教学改革取 得的突破,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突出效 果,及其示范引领和推广应用价值。

15.学校如何做好评估整改工作?

答:新一轮审核评估的整改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学校要认 真梳理研究专家提出的问题以及自评自建查摆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 原因,切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一是及时总结评估工作。学校要在评估后召开专题会议,对评估 工作进行及时总结,对标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要坚持问题导向和 目标导向,建立整改问题台账,明确整改任务、措施、时间表以及预 期目标和成效等。 二是建立评估整改工作机制。学校应建立整改工作机制,全面开 展整改。整改工作重在长效机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建 设,要扎扎实实整改,不能书面整改、虚假整改。建立督查督办和问 责制度,定期对整改工作进行督查,持续追踪整改进展,确保整改取 得实效。 三是按时提交《整改报告》。原则上,学校要在评估结束后两年 内完成整改任务并提交《整改报告》,系统、全面、实事求是地进行 总结,针对需要整改的问题清单逐项分析整改情况,包含整改前后核 心数据对比。

上一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知识 常见办学“底线”标准释义

下一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知识

关闭